当前位置:文字游湖>游戏竞技>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1 / 7)

宝元二年年初,公元1039年二月,西夏国主李元昊兵分两路进攻大宋。

一路由野利遇乞领约四万余人佯攻泾原路,另外一路则他亲自带领,约八万人进攻环庆路。

此战当中,泾原路经略使王沿,命泾原路副都总管葛怀敏,泾原路钤辖高继宣等人,分别御敌,将敌人拦在镇戎军外。

恰逢环州部署种世衡领兵来救,在小规模接战当中,西夏军与宋军互有胜负,等到种世衡的军队到来,野利遇乞就只能被迫撤出镇戎军,收缩兵力败退。

种世衡截断了西夏军退路,与葛怀敏、高继宣夹击野利遇乞。双方在怀德、石门、宁安、天都等地爆发大战,党项死伤数千,兵败退出兜岭(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

这一战除了种世衡、葛怀敏、高继宣等将领勇猛作战以外,还涌现出了不少厉害的中下级军官,如德顺军指挥使和斌、环州都巡检使武英以及泾州驻泊都监王珪等。

其中这王珪堪称猛将,一人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斩敌将数人,敌骑三十余人,更是只带了十多名随骑,追着西夏四百多一营骑兵跑,威震西北。

而环庆路这边也顺利击败西贼,元昊试图破栲栳寨,阻拦延州援军的计划被破灭。张亢援军疾驰而来,通过火器狠狠地打击了西夏贼军,一战当中,杀敌一万余人,攻打栲栳寨的西贼死伤过半。

若非李元昊跑得快,再加上他后方还有三万预备役,及时接应了过来,恐怕就连李元昊本人都得死在这场战斗当中。

进攻金汤城的野利旺荣也没讨到好,环庆路转运使兼都部署滕宗谅让环庆路马步军总管曹琮、副都总管赵振领步骑三万前来驰援,配合卢德勤狠狠地敲了野利旺荣一记闷棍。

再加上其余诸州宋军驰援,十多万西夏大军很快就被三路宋军约三十万部队夹击、包围、击溃。

特别在李元昊大败之后,西夏军抱头鼠窜,狼狈地逃回关外。

这一战事后统计,宋军仅仅以损失了不过两三千人的代价,却大败西夏军队,让西夏军队死了近两万人,伤者不计其数,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战后范仲淹统计伤亡,计算功勋,把战报迅速分成两份,一份送往汴梁,另外一份则送往四川。

此时赵骏还在成都府路,实际上他目前考察底层已经差不多,根据他的调查,如今大宋各路各州,平均70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富户手里,7左右的人口占据了85的土地,贫富差距非常大。

宋代是历朝历代当中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朝代,别的朝代往往是晚期才会这样,它却是从开国到灭国土地兼并都非常严重,即便是仁宗朝距离开国才七十多年时间。

以至于《续资治知通鉴长编》当中记载了宋仁宗时期的土地兼并情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要知道民国时期,伟人调研湖南农村的时候,也不过是65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富户手里,8的人拥有70的土地,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宋朝的土地兼并,已经比民国还要严重了。

另外土地的管理制度属于典型的封建管理办法,南方地区土地基本上由地主、豪绅、富户、乡贤、宗族管理,其治下的雇农和贫农往往70左右的收入被当做地租抽走,有些地主富户只抽50,都算是良心地主了。

这一点倒是比民国强,民国是80以上。

问题是民国时期已经引进了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即便主要粮食被收走,通过田地的边角料种点红薯,贫农还能勉强维持一下生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