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贞观十六年(1 / 5)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又过了三年半,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六年。

如今大唐越发昌盛强大,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更加富足,无论是像长安城这样的都城,还是洛阳、太原、金陵这样的大城,还是各地的小小县城,百姓的生活都是十分幸福甜蜜。

可能只有那些比较偏远地区的村庄还比较困难穷苦,但是比起以前也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汉代所谓的文景之治盛世时期,也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可是现在大唐任何一户人都能吃饱饭。

那些比较穷苦的人,也不过是不能经常大鱼大肉喝酒吃菜,但是每家每户粗粮都是吃不完的,细粮也能偶尔吃一顿。

像是以前一遇到灾荒年景就卖儿卖女,全家啃树皮吃观音土,饿殍遍地白骨皑皑,如今可是绝对不会出现了。

现在大唐的地方官员如果想要升迁,可不是像以前那样拍马屁送礼行贿就行了,吏部如果想要给他们升迁,可是有着一套渐渐成熟的标准。

首先就是本部官员所在州县绝对不允许饿死人冻死人,不但丰年如此,就是灾年也是一样。

不管是发生了干旱还是洪涝,不管是蝗灾还是冻灾,各地官员必须要及时做出应急预案,用常平仓或者义仓的粮食救助灾民,或者是解决百姓棉衣棉被。

一旦地方出现灾荒,而常平仓或者义仓无粮,粮食被贪污挪用,涉案官员面临的必然是全家终生劳役,三代不得为官。

毕竟现在大唐是最需要人口的,绝对不允许因为灾荒而饿死人,那样就肯定是地方官员有问题。

如今大唐可是有着好几条监察部门,并且各不统属,都是单独的情报消息网,从下往上直通皇宫。

比如御史台往各地外派的监察御史,比如百骑司外围的人员,比如不良人,比如丽景门。

再加上还有个爱管闲事的非常操心人口增长的莱国公,他的那些遍布天下的书院,很多城镇的作坊和商铺,最近几年越发壮大的清风楼。

如果想要贪污挪用,除非你能够把所有人拉下水同流合污,不然一旦消息传到长安,那么不但地方官员要倒霉,其他的负责监察却没有禀报的人也会倒霉。

但是那些官员即使想要拉人下水,也根本就可能知道所有的监察监督人员都是谁,特别是孟南柯的那些人,谁会想到他们会把各地的消息传到长安呢?

其次,除了不饿死人冻死人,不能让人知道你贪污了,还要对所在州县有贡献。

以前可能你只要不出错,哪怕是混日子,即使碌碌无为无能,熬到年限也会升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当官懒政不作为的,光会嘴炮做事无能的,别说是升官了,要么撤职,要么降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你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就需要为大唐为百姓做实事。

不是让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事情也就只有造反了。

你只要能够让百姓过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也是政绩。

比如你能让百姓堆积出效果更好的农家肥,让粮食有所增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