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零二章 汉王代替虏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汉王代替虏王(2 / 5)

如果套用大明最新的显学,矛盾说去理解,草原的主要矛盾是生存,而三娘子想要调节这个矛盾。

王崇古不认为这件事是可行的,他摇头说道:“汉王代替虏王,有很多其他的办法,皇嗣绝无可能,陛下是不可能答应的。”

王崇古很了解自己的君主,虽然这位人主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可王崇古知道陛下对王皇后的感情,把宿净散人送进解刳院,亲自监刑,斩首七百余众,未尝不是在泄私愤,宿净散人的目标是谁不好,偏偏是王皇后。

王崇古亲自办的案子,赶在大婚之前,就是知道陛下心里拧着这个疙瘩。

“永乐年间,在大皇帝的后宫里,不也有很多的高丽姬吗?高丽姬可以,海拉尔不可以吗?所以我才会询问,皇长子出生的问题。”三娘子略显疑惑,大明明明有这种祖宗成法,就是可以纳番夷女子入宫,永乐年间可以,万历年间就不行了吗?

当年成祖皇帝可以为了让朝鲜彻底安心,也用了这种办法。

万士和笑着说道:“夫人在草原,不懂我们大明,皇嗣,就不用想了。”

万事不决,文化差异。

万士和对这件事看的非常明白,永乐年间的那些高丽姬,从来没有子嗣,高丽姬的入宫是为了安定靖难之后朝鲜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自那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纳过任何番夷女子入宫了。

太祖朱元璋只将自己的的皇后马皇后看作是自己的家人,朱标、朱允炆都是家人,其他的都是皇嗣,朱标做太子,甚至敢对朱元璋说出那句,我若为皇帝,当行仁德之政,争吵到面红耳赤;而成祖朱棣有四子五女,其中三子四女为徐皇后所出,不是徐皇后所出的子女,都是母不详。

明宪宗独宠万贵妃,万贵妃病逝,明宪宗没过多久就忧思成疾,龙驭上宾。

大明皇帝多情种,王皇后王夭灼可是和陛下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三娘子也好,海拉尔也好,横插一脚,在法理上存在可执行性,在感情上,会难如登天,作为天底下最大的势要豪右,强摁大明皇帝喝水这件事,那还不如找根绳上吊的好。

陛下是个活物,是个人,现在不是个冰冷的石头,阻止皇帝从暴戾君王向石头滑落,朝臣义不容辞,因为这种向下滑落,对君王的圣誉是极大的损害,对朝臣则是物理伤害。

“潞王?”万士和忽然眉头一抬的问道,想起了那个在文华殿上打哈欠的皇帝弟弟。

“虏王,潞王。”王崇古眼前一亮,皇嗣不可以,但是宗室就没什么问题了,汉王代替虏王的探索,就可以进行了。

王崇古满是感慨的说道:“不愧是大宗伯啊,万太宰还是在礼部合适。”

万士和总是擅长折中的,可他当了吏部尚书,马自强刚强,其实很适合吏部,但他是礼部天官。

不要让专业人士管他们擅长的事。

因为专业人士一旦管了他们擅长的事儿,那下面具体做事的人就没有油水可捞了,下面具体做事的人也就没有了权力,因为自家顶头上司比自己还懂,而官僚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力。

“现在这样就很好。”万士和却不谋求回到礼部。

为什么外行领导内行普遍存在?因为人人都是内行,人人也都是外行,人不可能全知全能,哪怕是戚继光那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对于一万个其他行业而言,戚继光也是外行。

这个问题进一步延伸,就涉及到了不可触碰领域,当皇帝一定要懂天下这一万个行业,方方面面吗?其实不需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在外行领导内行这个问题里,人和事是要分开看待的,对于明公而言,他们更多的是管人,而不是管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