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三十九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九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2 / 6)

他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扩张水师,从三万人到九万人的扩军,曾省吾做的很好,他没有实践的内容,便是他在实践中,用行动支持了大明朝的陆上扩张,而不像他说的那样反对。

大明京营的清汰和补充、大明京营的军备营造、边军的全饷、武将的遴选、讲武学堂掌令官和庶弁将的征召等等,曾省吾都做的很好。

曾省吾被谭纶说服了,谭纶告诉曾省吾:

说那么多的屁话有屁用,俺答汗一旦死了,俺答汗建立的金国就会变成安南,他竖的那杆大旗,就会一直在草原上飘荡,大明什么时候才能收复河套?难道指望后人?自己都指望不上,去指望子孙?

边民只认虏酋,不识王旗,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河套、古朔地方,三代以来悉隶中国!诗曰: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周王传令给我,前往朔方筑城。威仪不凡的南仲大将军,扫荡玁狁获得了胜利。)

谭纶的意思很明确,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河套、大宁卫实土郡县不重要,没有俺答汗对大明很重要。

大明把这片土地打下来,隶属于中国之后,再讨论如何治理,即便是无法实土郡县,也要将法理打回来,以图日后,否则就没有日后可言了,日后生产力足够却失去了法理,这才是痛苦的事儿。

即便是最后只做到了军事羁縻,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海外再多的土地,那也是天高水长,大明朝廷鞭长莫及,可河套就在大明的肩膀之上,如何能弃之不顾?

曾省吾没法反驳,所以被说服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也支持陆上开拓,这很矛盾,这很拧巴,所以,曾省吾不是激进派,是保守派。

谭纶老了,他似乎看到了幻觉。

他似乎看到,他站在大撵之上,等着陛下的圣旨,军队甲胄分明的站在都城的郊外,绘有龟蛇鹰隼的大旗,在浩浩荡荡的风中猎猎招展,自九天之上传来的出征的天语纶音,众多军兵敲动着战车的木辕高声呼和,旗帜漫空飞舞,图案斑驳又鲜明,身后是送行的百姓,脸上带着愁容和忧颜,似乎在担忧远行的儿郎是否能够顺利归来。

谭纶不停的告诉自己,这是幻觉,自己已经老到不能动了,已经无力出战,皇帝担忧他的身体,甚至不让他总督军务,怎么可能让他继续带兵?

虚幻和现实,分不清,真的分不清。

现实里,谭纶的长子谭河图在身边伺候着,偶尔会对谭纶说两句,却没得到回应,慢慢的谭河图不再说话,谭河图是真实伤心的,山一样的父亲,倒在了病榻之上,甚至连回话都是断断续续。

谭纶看向了卧房门前的布帘,布帘之外,似乎来了许多的客人,他们在外面不停的说着话,谭纶听不清楚究竟说了些什么,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布帘就是生与死的界限,布帘将活人和垂死之人隔开。

来看望谭纶的客人们,并不愿意在房间里多逗留,来的客人总是问谭河图:尔父好点了吗?谭河图只能点头说:会好的,会好的。有些嘴拙之人,说不出讨巧的话,就左顾而言他,询问谭家子孙的学业,询问谭河图是否世袭了锦衣卫指挥。

所有人都在极力避免正面提及死亡二字,这不奇怪,大明人素来喜欢大团圆,不喜欢生死离别。

所有人都是说两句,将手里拿着的东西递给谭河图就到外面,和他人继续讨论着家长里短,谭纶偶尔清醒,也只是看着那些客人们送来的礼物,他都快死了,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

外面的热闹已然和谭纶无关。

现在的谭纶,只是一个垂死之人罢了。

他一天有大半天的时间,都躺在病榻之上,将死未死,思绪不是很清楚,说话有些含糊,谭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人,索性就不理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