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2 / 5)

冯保可以理解这种扩张,但他不能理解的是,掌交易行事的职官,为何要交给王谦?这家伙掌握了权力,交易行真的能办的下去吗?

朱翊钧笑着问道:“你猜他敢不敢掏空朕的交易行呢?”

“不敢。”冯保立刻回答道。

这王谦是投机的鼻祖,但他爹是王次辅,王家到这个规模,一直在寻求减少体量,防止触碰到陛下的斩杀线,王谦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交易行里谋利的,甚至不会有什么小动作,达到一种被动的清廉奉公。

不是不想,实在是命比钱重要。

而王谦太了解投机这些事儿了,交易行交给王谦打理,反而能把那些阴暗,看得一清二楚。

朱翊钧批阅了工部户部吏部三部联名上奏的奏疏,大明要往河套修驰道,修官道驿路朝廷还有点银子,修驰道,开矿,大明朝廷真的没有那么多银子了。

“帛币交易行和船舶票证交易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朱翊钧看向了冯保问道。

冯保陷入了思考,很快,他放弃了思考,他俯首说道:“陛下,有没有可能臣只是一个太监?”

朱翊钧看了看冯保,影帝又在装傻,他笑着说道:“帛币不是生产资料,而船舶是生产资料是固定资产,是等同于地亩的存在,一艘船等于稳定的利润,而帛币博弈中,是完全的零和游戏,一方受益一方必然受损,是没有任何产出的,博弈各方的损失和收益相加为零。”

“帛币贸易不产生财富,只发生财富转移,而船舶票证不同,既转移财富,也产生财富。”

“零和游戏里会有人赢,是因为有输家,这是一个必有输赢的游戏,所以所有入局之人,都会失去理性;而非零和游戏中,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利益产生,所有参与的人,都有可能是赢家,这就是本质区别。”

“稳定的利益,是投机的理性。”

冯保认真思考了之后俯首说道:“陛下这么一说,臣就更迷糊了。”

冯保没听太明白,但他可以记下来,日后慢慢理解就是。

燕兴楼交易行的扩张,大明将会发行两个大类的票证,这两个大类,分别是道路和采矿,这是为了筹措修驰道和采矿的资金,而后以驰道和采矿的收益,对持有者进行分红。

在大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燕兴楼要在不同的时间点,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它已经支撑了大明造船业巨大投入的融资、在扩张之后,要推动大明驰道修建的浪潮,更要为大明实现白银赤铜煤炭自由注入第一笔资金。

对于燕兴楼的扩张,朝中持有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以激进派汪道昆为代表,汪道昆推崇贸易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扶持和鼓励商业行为,更加主张朝廷要建立商部对商业进行直接干涉,朝廷应该在维护经济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种则是以保守派王崇古、王国光为代表,憎恶和排斥一切投机行为,坚决扼杀鼓吹投机的风力舆论,将燕兴楼帛币交易称之为人性本恶的鸿沟,是人间罪恶的丑陋具现。

最后在张居正的调和之下,激进派和保守派达成了一致。

大明的基本国策是海陆并举,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如此,大明海贸在经济之中的权重实在是太高,北方如果没有充足的产业,很有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海陆失衡,长期的不平衡必然再次导致南北割裂。

这是朝廷决计无法忍受的失衡,国初时候,为了缝合南北,大规模的迁徙人丁、藩王就藩、南北榜大案、南北榜进士名额确认等等手段,才有了今天的普遍共识,大家都是大明人。

燕兴楼的扩张和对南银北产的调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