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六十一章 劳动使人自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一章 劳动使人自由(2 / 6)

而今天的内容,也让朱翊钧眼前一亮。

头版内容是王谦化名虚怀先生,刊登的一份内容,而内容颇为犀利,《此心安处是吾乡》,副题是:论外室。

王谦还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官职,帮着海瑞反腐,王谦负责找线头,海瑞负责快刀斩乱麻,王谦在暗,海瑞在明,王谦帮忙找线头的法子,就是在外室身上做文章。

而这一次,王谦以虚怀先生为笔名,将他的研究心得刊登在了杂报之上。

王谦拥有大量的样本。

朱翊钧很清楚王谦的马甲,他不止一次用这个马甲写文章了。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往岭南,苏轼有个好友叫王巩,一道被贬往了岭南,岭南在北宋时候,还是蛮荒之地,颇为危险,王巩有个歌伎寓娘对王巩不离不弃,追随王巩前往了岭南。

多年以后,苏轼和王巩再次见面,王巩让寓娘为苏轼倒酒,苏轼问寓娘岭南是不是很苦?

寓娘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讲完了典故之后,王谦话锋一转,说起了大明的外室们生存现状。

外室比青楼里的花魁更加安稳一些,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外室却比青楼的花魁生活安稳的多,因为顾客是固定的,伺候一个人和伺候无数人,难度完全不同,而且能养得起外室的,多数都是大官人,优质客户。

那,外室生活是不是很好?

王谦用一本流水账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外室通常生活并不优渥。

在王谦的大数据里,外室八成都是住在赁来的房子,有一成因为正妻无子能住进本家,剩下一成更加凄惨,则是住在青楼里。

那些大官人们总是说为外室买个家宅,令其安心,但几乎从无兑现,因为但凡养外室的都是在城里,而城里的宅子,极贵。

大官人养外室,为何不肯买宅子?没银子养什么外室?!因为大官人通常不止一个外室,而且很多时候,大官人之间,会经常把外室来回赠送,即便是住到了本家,得罪了正妻,正妻也会把这些闹得家宅不宁的‘妾室’送人。

连娶进家门的妾室都能送人,遑论这些养在外面的外室了。

在大官人眼里,外室,不过是个物件,连妾室也不过是个熟悉的物件,这种身份就决定了大官人不会过多的投入,所以买宅子几乎没有,多为租赁,或者干脆仍养在青楼里。

外室每月普遍能得到二到三两的例钱,而这衣食住行,除了住,其他都在这二两银子里面,胭脂水粉要钱、吃穿用度要钱、琴棋书画要钱,一个月光是这三样,就得二两银子之多。

没有胭脂水粉,大官人不喜欢,看不上眼,来得少,赏钱更少。

没有琴棋书画,留不住大官人,这以色娱人,不能只有色,也得有些才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