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世界的参差不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世界的参差不齐(2 / 6)

冯保用力甩了一下拂尘,吊着嗓子大声的喊道:“起驾。”

吏部追赠太子太保,礼部拟定了谥号襄敏,历兵间三十余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为国之干城,加赐岳阳伯,从厚治葬有仪,葬西山陵寝,与漳平侯俞大猷同列。

朱翊钧下旨辍朝三日,以示悼念,大年初六,朱翊钧再次下旨辍朝两日。

张居正略显无奈,虽然陛下平素里总是表现出一副冷酷无情政治机器的模样,但其实张居正太了解自己的弟子了,陛下就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只不过作为君上,不得不变成那副冷漠无情的模样,张居正提醒过陛下很多次,生老病死人生常态,陛下十岁登基,这一生会送走很多很多人。

但是张居正也毫无办法。

朱翊钧再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看似已经恢复了正常,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他很罕见的出现在了鳌山灯火,犒赏了表演打铁花的艺人,告诉大明的臣民们,大明皇帝依旧很好。

在次日的清晨,朱翊钧的车驾来到了文华殿一侧,他蹬着自己的旱鸭子来的,这五天的时间,朱翊钧的确从悲伤中振奋了过来,谭纶走的没有遗憾,他入京后奔走主张的北平行都司(开平卫到大宁卫),河套,都已经尽归大明,甚至找好了兵部的堂上官,不耽误国事的正常运作。

曾省吾除了有点过于保守和谭纶的极端激进不同之外,很好的完成了兵部的诸多工作。

人会死亡三次,肉体上的死亡、社会上的死亡、精神上的死亡。肉体上的死亡就是生命走到了尽头,各器官向大脑做了最后一次停机的反馈之后,生活活动终止;社会上死亡则是一切和他关系的人都慢慢消失,社会关系彻底死亡只剩下了一座牌位,孤零零的立在那里承受香火。

精神的死亡,则是所有人忘记他的姓名,他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完全被覆盖,再没有人想起他的名字。

这也是以名长存,只要还有人记得,那就是长生不死,他的精神会一直被人们提起和传唱。

谭纶的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在照耀着大明,继续前进。

王崇古过去是没什么机会,他之前就是個僭越臣子,所以,当皇帝伸出了手,递给了他一把剪刀,一个配方,一个羊毛刷之后,王崇古把握住了机会,身后名对于活着的人而言,确实不重要,但死后,人人提及这个名字都恨的咬牙切齿,未免又过于惨淡了。

王崇古想要褒贬不一,至少不是恶评如潮。

冯保张罗着四个小黄门将陛下的龙椅抬到了月台之上,这是升座,朱翊钧拿着手里的还田疏,旧人已逝,该头疼的问题还在头疼。

是否要彻底土地改革,将张居正带起来的清丈的土地运动,彻底的推进下去,廷臣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张居正,一派王崇古,过年如同给大明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但明公们暗中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交锋。

张居正仍然没有说服王崇古,即便是他拿出了蒸汽机的迭代速度会超过所有人想象的论据来,依旧没能把王崇古说服,官厂团造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工匠,即便是中位数十银每年的劳动报酬,并且子女可以在官办学堂上学的待遇,工匠仍然是廉价的。

相比较官厂的恐怖盈利,工匠们的单价依旧极为廉价。

张居正的还田疏,安置的也是流氓,流氓,没房没地者称流,无业游手好闲者称氓,那些个佃户佣奴,也是流氓,这是跟官厂团造抢人口。

大明丁口万万,但官厂团造法还是缺人,否则各大织造局怎么会大量使用织娘呢?启用女工会招致一些批评,但能缓解缺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