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七十四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四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2 / 6)

大明堂堂大将军戚帅,也是個老阴阳人了,偶尔也会提到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这倒是真的,朱翊钧就亲眼见过一次,有一次京营演练,一方输红眼了,有一小旗,扛起火药包就要冲过去跟对手同归于尽,得亏被人给拦下来。

戚继光的嫡系多为义乌兵,这几年,他的风格逐渐变得稳重起来,义乌兵反倒是聚集在了李如松的帐下,李如松打起仗来也是个疯子,还带着一群疯子。

朱翊钧收起了戚继光的书信,对着冯保说道:“戚帅来信说,墩台远侯发现了个大铁山,也不知道如何跟朝廷说那个铁矿,就在卧马岗的附近,就很大很大的一个铁山,露天的,品位很高。”

冯保和张宏互相看了眼,彼此都是疑惑的说道:“啊?”

突然从天而降的泼天富贵,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缺银少铜没有煤铁还烂,是这些年明公们经常提及的话题,滇铜难,埋得深,但还是要倾尽全力的采用,西山煤局的煤三十多丈深,也要挖煤。

结果现在,戚帅又报闻了一个新的矿山,铁山。

采不完,根本采不完。

其实很简单,卧马岗附近是中亚成矿带,而且是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带,倭国、吕宋、婆罗洲、智利也都是富矿,他们都分布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又因为板块运动,这些地方也在造山带,地里的矿就都拱出来了。

不是云南地方官员不负责、百姓不勤恳,短短不到十年就被吕宋铜祥的赤铜产量给超过了,完全是因为自然禀赋的原因。

朱翊钧的勤勉已经超过了大明朝大多数的皇帝,他给边方的将军写信,奏疏从不过夜,御门听政、操阅军马,几乎没有休沐的时间,这让他对信息的掌握,也超过了大多数的皇帝,形成了实质权威,实质皇权,而不是空有一个架子,被人忽悠的人型图章。

这让朱翊钧能够了解很多的矛盾。

大航海时代,每一条的利润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增加,即便是抵达琉球换取海货的利润,也超过了300,如果能抵达泰西,那么利润率将超过1000,这是费利佩二世面对大明皇帝那么多无礼的诉求,也愿意继续海贸的原因,同样也是大明势要豪右们宁愿出让土地,也要换取出海权的原因。

海贸,成为了朱翊钧工具箱里,调节矛盾里,颇为有效的一个工具。

这是王崇古迂回还田的策略过程中,朱翊钧做的总结。

此时的全楚会馆内,大明帝师张居正,将写好的一卷书,翻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后扔进了火盆里,用一个铁钳,挑动着书籍燃烧,火焰的光芒压过了石灰喷灯,明灭不定。

游七面色复杂的说道:“先生,呕心沥血所作,为何要烧掉它。”

“现在不合用,不适合,所以需要烧掉它,时间到了,必然有人总结。”张居正似乎在回答游七,更是在回答自己。

“可是……”游七呆住了,他不知道这东西要烧…

这是张居正写好的阶级论第二卷分配,因为在写完阶级论的第二卷后,他洞悉了第三卷的内容,当看到第三卷的时候,他迫不及待的烧毁了第二卷。

阶级论的第一卷,论述了阶级的存在和阶级的形成,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第一个推论:

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演绎出财富与地位的不平等,进而导致各个阶级掌控和可分配的资源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具有天然的非正义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