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新战国七雄> 第133章 战争的号角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战争的号角三(2 / 2)

“这是应有之事。且说说看,可有破局之法?”朱重八刚才脑海中过了一遍鄂东形势,只觉得好似老虎吃刺猬一般,颇有些无从下口的感觉。

殿中几位大将互相望了望,却都没有人开口。

最后还是常遇春耐不住,扯开大嗓门嚷道:“陛下,不能智取,那便强攻就是。敌军堡垒众多,我军重炮也不是吃素的。这两年大把的钱粮撒出去,造出来那么多大家伙,可不就是为了此刻吗?”

“就是一群铁乌龟,也一个个给它轰烂了。反正沿江运送粮草损耗极少,比用兵南粤方便的多。大不了慢慢耗死他们便是。”

“攻城战,向来耗时又伤军,始终是下下之策。”老朱可不想这么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推过去。

就算他大明国力雄厚,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戚爱卿,你可有什么好法子?”朱重八直接点名低调的武毅侯。

被放在闪光灯下的戚继光满身的不自在,本想搪塞过去,但是对上老朱深邃的眼神,还是老老实实答道:“臣以为,或许可以分出一支偏师,不需多,两三万人即可,分成数股,潜入汉地,发动当地士绅百姓,号召他们响应王师。”

“若成,则汉军首尾不能相顾,自乱阵脚。便是不成,闹腾下来,也必然影响到收成,或可使其后继乏力,难与我军长期相持。”

“是个好办法,两湖与江西交界的幕阜山、罗霄山虽然难行大军,但小股部队偷渡过去还是可行的。”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那汉国赋税徭役之重远超大明,小民定然心怀不满。再有那失了土地的士绅号召,湖广烽烟四起之下,他刘汉拿什么跟我打持久战。。。”

大清国紫禁城中,自赵宋返回的皇太子胤慎正在向敬爱的皇阿玛汇报主管的户部工作。

“今年的夏秋两税征收已经基本结束,比去年大致多三百万两,全年岁入约三千八百万两白银,八百万石米麦。百官俸禄、养廉银、政务开支约一千万两,满汉兵饷一千六百万两外加五百万石米麦。再除去铸造铳炮、更换装备的一百万两,今年盈余约可一千一百万两白银、三百万石米麦。”

“老四干的不错!”御座上的康熙夸赞道:“国库充裕,朕才好安心征伐蒙元。”

说话间,似是不经意往台下群臣一扫,在八皇子身上隐晦地停留了下,又迅速收回目光。

胤禩低垂着头,看不出表情,想来心中是有些憋屈的。

本以为老四在儒法论战会场上衣汉服扎发髻之举会惹得老头子大发雷霆,甚至撸了皇太子的位置也说不定,却没想最后轻轻放下,低调处理了事。

皇阿玛这般宠爱四哥,下次有了回复青春的名额怕也不会想到自己,那我一把年纪又如何去争这个皇位?

雍正倒是没把这个野心勃勃的弟弟当成一盘菜。老八终是醉心权术,只知拉帮结派,邀名图利,却不知道用心做好事,成为一个对父皇有用的人才是得宠的根本。

“岁入较之从前是多了些,但要支撑长期征战恐怕仍力有不逮。”胤慎提醒道。

科尔沁和宁远两场大战,还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把康熙末年国库中仅剩的一点存银榨了个精光。

休养生息三年,最多不过三千多万的储蓄,一旦战争长期化就将面临入不敷出的境地。

康熙笑道:“放心,那铁木真不过一草原酋长,习惯了游牧四方,至今都未曾在开平起一座城池。如此托大,又怎会迁延日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