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新战国七雄> 第64章 火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火炮(2 / 3)

随着号令传达下去,炮甲们立即忙碌起来。

这次出征,北京城里保养的不错的火炮大都被拉了出来,除却红衣大炮,几百斤重的中型火炮也有七八十门之多,大都是历次大战自前明缴获。

光一个松锦大战,大明就给后金送了三千多门大小火炮,什么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行营炮、发熕炮、佛朗基炮,各种样式应有尽有。

当然,跟明制兵器铠甲一个尿性,大多也都是些不堪用的玩意,听个响还行,指望能破后金的盾车就太过奢望了些。

没办法,虽然明吹们总是喜欢把大明火器捧得天上少有地上无,但落后就是落后,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铁的事实。

明末清初流行的佛朗基,在欧洲都已经是被淘汰的玩意儿,更不用说什么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这种老古董了,也就是红衣大炮跟上了时代的潮流,但也仅仅是普通货色罢了,远称不上什么神兵利器。

论大炮数量,十七世纪历次欧战都比不上明清大决战,三千多门大炮,的确骇人,同时期欧洲数万人十多万人的大会战,大都不过几十门火炮而已。

但其实早在十五六世纪,欧洲同样是炮海流的天下,一场会战动辄数百门火炮。

然而实战证明,威力射程有限的小炮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鸟用。

这玩意既占空间又费人力,且杀伤力比之重火枪也高不了多少。

为了防止引燃火药造成自爆,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隙,导致火力密度低下,比之只能摆出疏阵的火绳枪都差了不少,更别说可以密集排列的燧发枪大阵了。

在火门枪和早期火绳枪时期,炮海流战术尚能盛极一时,等重火枪,尤其是燧发枪流行起来后,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只有那些百斤靠上的中型火炮才依靠更远的射程充分发挥扰乱敌军阵型、梯次杀伤的作用,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军。

至于盾车,在后金靠着盾车在辽东战场上横行霸道的时候,欧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玩意。

是欧洲人一根筋,不懂得打造这种土坦克吗?

这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也无需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发明了坦克的欧洲人不想这么做吗?不过是因为盾车在欧洲无效罢了。

盾车能发挥如此威力本身便已经说明明末和欧洲在火炮技术和应用上的差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