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新战国七雄> 第72章 宁远之战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宁远之战四(2 / 3)

而被圈禁两百多年,禁止种地禁止经商后,旗人们连个一技之长都没有,大清国亡了,只能男盗女娼无比凄惨。

可笑后世还有些脑门犯抽的把什么八旗后裔挂在嘴边,把先祖的这段悲惨经历引以为荣,也算是没治了。

你要是姓爱新觉罗,你光荣就算了,毕竟从十几个男人发展到两万多,那也是个本事。

你要是个普通旗人,你骄傲个der啊,被pua了两百多年,还上瘾了不是。

十八世纪这会,从小锦衣玉食的大清国官n代们,早就失去了先辈们的拼劲。

现在这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流血流汗?跟那些个凶神恶煞的敌军死拼,能得什么好处?

荣华富贵,爷们现在都已经有了,再往上升又能升到哪去,日子能好过多少?

为了这么点东西冒着生命危险,不值得。

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就像招兵一样,一年十万的待遇,放到贫困地区,大把的青壮愿意去军营受苦受累,但是放在北上广深,人家都不带正眼看你的。

我坐办公室舒舒服服一年也能进账不少,吃饱了撑得去受那份罪?

戚继光招兵就喜欢那些穷乡僻壤的苦哈哈,不愿意收些市井之徒,因为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苦力矿工容易满足啊。

不过高层虽然开始腐朽,还没有大范围地传导到基层。

毕竟此时的高层人数也不算多,虽然切走了大部分蛋糕,但总会留些边角料下来。

而且随着社会逐渐安定下来,生产慢慢恢复,明末清初战乱年代荒下来的田地都被复垦,国家财富大大增加,财政日益宽裕,哪怕顶层的统治阶级贪得无厌,底层八旗兵的日子也还过得去。

便如此时的李文昌一般,虽然羡慕四九城里的朱门大户花天酒地,但到底每月里白花花的银子准时到手,时不时还有点奖金啥的,养活一家五口不成问题。

既然圣天子没有亏待咱们,没啥说的,卖命就是了。

虽然颇为紧张,但大部分的火枪兵还是顺利完成了装药和发射动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钱的好处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此时此刻,若是没有充足的训练经费,士兵们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训练,战场上必然会大量出现装装药过多过少、通条忘记取出、火绳熄灭、没有清理火药池之类的失误。

日常合训有多重要,看看二十一世纪的解放军就知道了,训练经费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再瞅瞅明朝末年的官军,宁可使用落后的三眼铳也不愿意更换大威力的鸟铳,除了三眼铳皮实方便鸟铳容易炸膛之外,无法保证训练强度也是个重要原因。

操练也是砸钱的活计。一天打靶下来,需要消耗多少火药、铅丸?鸟铳打多了报废是不是要回炉重造?火器质量不合格,士兵出现伤亡,抚恤金从哪里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