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第100章 小桥流水飞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小桥流水飞红(1 / 4)

山海经载:“中次二山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鹖:鸟名,即鹖鸟。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禽经里描述的青色凤凰,传说凤凰五色, 也是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

这种鸟形体比野鸡稍大,羽毛黄黑色,头有毛角,好勇善斗,悍不畏死,有英勇刚烈的品质,只要开始战斗,就会至死方休!

所以从战国时代开始,君王就用鹖的羽毛作为武将的头饰,以嘉奖其英勇,激励他们忠勇无畏。

鹖鸟产于我国河北北部和山西以及西北山地,是一种很漂亮又善斗的鸟。

清代官帽上的蓝翎就是用这种鸟的羽毛所做。

而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蓝翎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

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倒也贴切。

我以前收藏好几个各种宝石帽顶和白玉翎管,翎管就是用来插蓝翎和花翎的,那些和田白玉籽料的翎管很温润,用根绳子栓上挂在脖子上很好看。

何知府走出房门,看外面天色已晚,他没有坐轿,没有穿官服,没有戴顶戴花翎。今天穿的便服,他还要为那颗红顶煞费苦心的奋斗。

清朝时候知府属于从四品,出门都坐八抬大轿,前后随从前呼后拥,还要铜锣开道。官员穿着华丽的官服,身戴朝珠,顶戴花翎,坐在大轿子里,这是威严和高贵的象征。

何知府不喜欢这样,也许这些年,他都隐隐觉得他这个知府位子来路不正吧?他并不喜欢在百姓闹市招摇过市,展示官威。

他喜欢便服独自出行,有时候带着两个侍卫或者师爷,也都是便装,便装也适合体察民情,如果何知府没有这次绑架案,也许他会是个名留青史的好清官。

可惜,他没有打败人性……

傍晚,夕阳,洒在春江府街道夯土路上,照的路上一片昏黄,有点刺眼。

春江府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流经之地,此地盐商聚集,经济发达,商铺林立,很富裕。在何知府这些年的治理下,井井有条,一片欣欣向荣。

何知府今天没有心情看街道景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面对,他感觉到很快陈家就会来春江府找他要人。

他出了衙门,转过几条街道,到了关着少爷文照的那个院子,这个院子不太大,一个黛瓦白墙的小楼,雕梁画柱很精致,院子里花园,假山都有。

院子里,一个丫鬟正陪着少爷文照玩耍……

这个院子是何知府和他一个情人的住所,这个情人据说原来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