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历史军事>什么?我在关外当大明皇帝?> 第1章 不一样的明末清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不一样的明末清初(2 / 2)

他不仅搞到了船,还带着人一路跑到了已经被放弃了不知道多久的奴儿干都司。

凭着手里的这点儿人,他杀光了靠吃人一路来到远东的罗刹人,征服了没事儿就被我大清抽调壮年的野人女真部落,完美的实行了一波换家大法。

那时候的满清,自从入关之后,便与李自成,各地的义军打了几年,还没来得及整合汉奸,挥师南下,就得知了龙兴之地失守的消息,堪堪把李自成赶入关中,就挥师北上。结果,先是前锋阿济格被全歼于双城卫,后又有赫图阿拉,开原铁岭的大败。甚至最后,连沈阳都丢了,自己所谓的八旗勇士,更是被同样彪悍的野人女真打的丢盔卸甲,屁滚尿流,

辽东一战,满清出兵二十万,分五路进攻,结果被朱由检的五万精锐分别击破,要不是多尔衮抛弃了两蓝旗的他族兵士和一部分的汉蒙八旗仓惶撤退,恐怕一战满清就要灭国。

可惜,就如同几年前一样,凭借着蓟辽防线,朱由检也无力南下,形成了新的对峙局面,只是双方的阵营形成了对调。

趁此机会,朱由检完美的复刻了我大清的战略,先将沈阳定为陪都,又经由多个年久失修的隘口入关,带着大量心向大明的百姓移民辽东扎根关外,只是过程非常的温柔,不想来的不勉强,来的不仅有地还有异族女人送上。

后来又凭借着吉林造船厂,朱由检造大船把北方的沿海人口大量带离了满清,逼得满清沿海五十里不见一户人家,片板不下海。不过十数年,这片在未来赫赫有名的膏腴之地,已经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繁华。

粗略的解决了内部,朱由检东征朝鲜,尽得其地,封原朝鲜国王为大明昏德公,世袭罔替,其民尽为大明二等民。

解决了朝鲜,朱由检又将眼光对准了此前与满清沆瀣一气的蒙古部族,凭借着化肥与新式制盐法的出现,他牢牢的掌控了蒙古部族的命脉。或是联姻,或是武力,或是怀柔,成功收复漠南漠北蒙古部族,被其称为天可汗。此后,封科尔沁部族首领为放牧侯,喀尔喀首领为互市侯,皆世袭罔替。

蒙古部族的壮年男子则组成三千营或者编入军中,原本的牧场地盘,充入大量的单身汉族。随着水泥的出现,不仅在其地盖起了房子,还大量修建驰道。进入牧场的汉民也将一些可以种地的地方,纷纷开垦了起来,充分的发挥了种族天赋。

同时期的满清,则更加严重的压榨起了不愿离开故土的普通百姓,大量的汉奸与士绅让满清控制下的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加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不少人宁可坐着门板偷渡大海,也不愿意再留在故土。

因为朱由检的原因,满清无力南下,所以历史上由南方士绅控制的小朝廷也存续了下来,只不过他们分裂成了五六个打着监国名义的割据势力。

历史上本应该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也只是堪堪成为了镇守洛阳,防止大顺与大西残余势力出关中的平西侯。

僵持的局势并没有让这个大明停滞不前,世祖烈皇帝朱由检不仅将土地国有化,甚至发明了新的炼钢法,凭借着朝鲜境内的铁矿,大炼钢铁。紧接着,又研制了新的大炮和名叫崇祯六十式的遂发火铳,使得国力更加的强大。可惜,还没有等新式装备完全入列,在步入新世纪的前一年,这位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就驾崩在沈阳大政殿,年仅八十八岁。

新任皇帝朱和坤是朱由检的孙子,太子朱慈烺独子,今年只有十七岁。因为朱由检的超长待机,太子已经病逝,其余儿子,要么废物一个,要么就非嫡子,甚至还有几个有蛮夷血统,所以这西起河套,东到朝鲜,北至贝加尔湖,南邻长城的偌大帝国,只能交到太子独子朱和坤的身上。

“我这爷爷,应该也是穿越者吧?!”越想越啧啧称奇的朱和坤忍不住摇摇头,水泥,化肥,新的炼钢法,哪个出现在朱由检身上,都是奇迹,更别提全都出现在他身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