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其他类型>像林晨那样优秀的人> 第150章 红水镇的街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红水镇的街道(2 / 2)

在临街一侧有木梯可以上楼,二楼是用榫卯结构用杉木做的楼板承重横梁,上铺杉木板,四个墙面是竹片编制的竹隔板。

二楼三楼有楼梯在室内。二楼室内有火堂。四楼也是这样修上去的,整座楼结构基本全是竹木榫卯结构,基本没用铁钉,整座楼高13米多,屋面盖瓦。

这座竹楼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镇里特意保留下来,作为保护建筑。

季梦桃兴致勃勃拍了好多录像和照片。

四人沿着街道走了一圈,发现街上真的很少人活动,街上好多临街门面房都是大门紧闭,有几家室内摆放着缝纫机,有不少人在加工服装。

镇里干部说这就是帮沿海服装厂代工的小服装加工车间,他们通过物流把服装厂裁剪好的布片缝合好后再发物流送回沿海服装厂打烫修整缝上纽扣,才算服装成品。

这里主要负责缝制加工,这些业务就是以前本地人出去沿海打工时联系上的业务,他们把活缆回来,可以解决一部分家里有事不能出去沿海打工又会一些缝纫技术的妇女就业。

目前镇里这样的小加工车间有好几处,还是贡献很大的,镇里妇联经常举办相关培训,鼓励那些加工户要争取做大,做好。本地妇女就业问题就更容易解决。

前面还有电子手工车间,性质和服装加工差不多。这两类加工车间消化了镇里好几百人就业。

经过一个路口发现有两家挂着宾馆的招牌的临街店里围着六七位位身穿暴露服装化着浓妆的女子在唱卡拉ok,两位本地干部一脸的嫌弃,四人也大约清楚这些人可能不是正经生意人,林晨眉头皱了起来。

抬头看不远处就有一个保安亭,林晨觉得有点刺眼。

几个人一圈下来,仅街道两边就发现有四五家类似这样的宾馆或者洗头房,洗脚房。

这类情况按理应该早就清除了,怎么回事?因为李萍的关系,林晨特别留意这种不好的苗头。

四人调研组没有再走下去的兴致了,掉头返回镇政府。

林晨仿佛知道来的路上司机师傅说的三多之一:美女多是啥意思了。

林晨问当地两位干部,红水镇这边有啥特产?两位年轻干部想了一下,说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

“如果遇到赶集,有黄姜豆腐和一种糯米做的糕点,我们这叫散饭比较有特色,还有就是这边的油炸豌豆也很不错。”

“春天时很多山上的各种野菜,香菇,蘑菇,木耳。好多种类的野竹笋,酸笋那些东西很多。”

“现在秋冬时节,这个时间在家的没有多少人,即使赶集也不过两个小时不到人就散了,很是冷清。”

“你们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街上农贸市场那都长满杂草了。平常一个赶集日,红水镇杀猪佬只敢杀一条猪,大多还卖不完。”

“人都跑光了,红水是农历逢三六九赶集。明天逢六,是赶集的日子,上午十一点前会多一些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文字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