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游湖>其他类型>像林晨那样优秀的人> 第171章 连拿三个第一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连拿三个第一名(2 / 2)

“等十岁过后,就打木桩,上梅花桩,打狮头,学身法,棍法,拳法,掌法,桥法,步法,腿法,步法。练武十几年,我还真的没病没痛长大了。”

“16岁我也读完了初中。那时云山大队也好多下放的知青,其中有些人会偷鸡摸狗,搞老表家的东西吃,我那时年纪小,听到有人偷东西就会动手打人,短时间我们大队的名声就打出来了。”

1975年,割完晚稻,公社武装部一位部队转业的民兵营长到我们大队选民兵。

“其实我还不够年纪,当不了民兵。但是他有一次看到了我在打木柱,就跟大队干部说,让我也去当民兵,参加民兵训练,我就是那样开始接触军训的。”

“那年冬天的民兵训练。我的表现比较好,实弹打靶,我得了第一名,军体拳我是第一名。五公里越野我是第一名。”

“连拿三个第一名,我就代表公社第一次到了县城参加民兵比武,那年冬天,我拿了县里民兵实弹打靶的第一,武装越野的第三。然后就被公社武装部推荐我去参军当兵。”

“当时一个普通老百姓要能去当兵,是很难的。我回来以后,我阿爸,阿伯。伯娘都好高兴,要吃国家粮了。”

“那时云山大队还有两位比我大两岁的本大队同姓兄弟也一起被公社推荐参军去了。”

“我是被推荐当兵后那一个月时间,我阿爸才把实战功夫里关于打穴的指法和用力方式教给我,本来我还没到出师,这种要人命的功夫他是不敢教的,我去当兵,一走最少三年,他就提前教我,还千交代万交代,不可以对自己人下狠手。控制不好容易出事。”

“当时自己年轻,没想那么多。以后就是这些功夫救了自己,”

“阿叔,当时和你一起练武的人有多少?还有就是你们的鸿胜旗号有啥讲究?”邱博士问。

“我阿爸都是等我的名字写上族谱以后才开始正式教我。当时哪有几多个人学?相当少!学武容易受伤,断手断脚是家常便饭,一般人哪里受得了?”

“还有就是治疗也需要药材和医术,那个时间哪里来医生?”

“最恐怖是苦阿,一般小孩子,谁吃得了那些苦?手上,身上,都是乌的青的,普通人吃不消。”

“我是没办法,是过房的人,再不吃苦,能不能长大都是问题。所以我没资格怕苦怕痛!”

“家族里的规矩也是这样,要选自己人学些功夫预防出事,也不敢大肆传授功夫给普通人,如果识人不明,那人学到功夫为非作歹怎么办?如果别人孩子受伤残废怎么办?都是问题。”

“客家传统的教门师傅选徒弟有很多其他因素的。不是现在这样,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就可以随意些。以前让人学武,目的是保护族人不受侵犯,是要拼命的。我们祖先以前落户大山,本来就是躲避灾难而来,所以在这方面十分保守,就是怕族人持强欺弱,为家族带来祸事,所以我们黄姓在云山,没有太大的武力威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文字游湖